本網訊 5月31日,校長閆相斌帶隊赴北京參加“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工作推進會,會議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承辦。教育部國際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非洲大學協會、“中非大學聯盟”聯盟交流機制中方秘書處、研究院以及相關高校代表參加會議。亞非學院主要負責人及專業教師參加會議。

閆相斌發言
在高校代表發言環節,閆相斌作題為“加快構建高教開放新格局, 助力中非文明互鑒走深走實”的報告,從人才培養模式、教研科研成果、產學研一體化機制和國際中文教育四個方面總結了我校對非合作的主要模式和成果,展望了我校與非洲國家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

閆相斌作報告
閆相斌指出,中非兩大文明的價值共識將為新時代中非互利共贏合作奠定基礎,學校將繼續完善學科專業建設平臺,大力推動非洲本土語言專業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實現中非雙向協同育人;鼓勵開發非洲語言教材、非洲研究著作等智性產品,為中非交流輸出“睿實力”;加強“產學研一體化”,搭建對非交流合作平臺,鼓勵學生走進非洲,強化社會服務和文化交往;大力推進在非兩所孔子學院建設,擴大非洲留學生規模,服務中非、粵非人文交流,增進中國聲音、中國智慧、中國影響。閆相斌表示,廣外將繼續堅持戰略導向,充分發揮所長,為持續深化中非文明交流互鑒,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據悉,“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是習近平主席于2023年8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提出的,該計劃由教育部組織發起,并聯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共建了“中非大學聯盟交流機制”,是政府間正式成立的大學合作聯盟機制,秘書處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院設于浙江師范大學。本次工作推進會是公布中方成員名單后的首次工作推進會,旨在推動合作計劃落地落實。
2024年是非盟確立的“教育之年”,是中非教育合作的關鍵年份,推進中非教育合作,增進中非高校互相交流正當其時。目前,學校亞非語言文化學院已設立阿拉伯語、斯瓦希里語和豪薩語三個非洲本土語言專業,并與非洲高校展開了有關學術交流;學校還通過非洲研究院、留學生院等教學和研究機構與非洲高校開展長期合作。未來,學校將繼續大力推進非洲本土語言專業建設,堅持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促進中非高校合作的核心和先導,整合優勢資源,開展集群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廣外特色的國際合作品牌,推動粵非文化交流,助力中非文明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