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25年度省級科研平臺立項名單,我校獲批4個省級科研平臺,分別為廣東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涉外審計治理與風險預警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未來人文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院”、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

平臺簡介
一、粵港澳大灣區涉外審計治理與風險預警實驗室

實驗室聚焦大灣區涉外審計領域,圍繞審計治理優化、風險識別與預警等關鍵問題開展研究,旨在為大灣區涉外經濟活動提供審計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引,助力提升區域涉外審計水平與風險防控能力。
二、未來人文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院

研究院依托廣外多語種、跨學科師生共育科研團隊和實驗平臺,聚焦“智慧外語教育與教學”“對外話語建構與傳播”“多語種文學文化新形態”與“國別區域與文明互鑒”四大重點研究領域,旨在實現面向未來的人文研究范式重構,服務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三、國家安全研究院

研究院聚焦國家安全法、涉外法治、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經濟安全、海外利益安全、服務于國家安全戰略的會計審計研究,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國家安全”特色新型智庫。通過整合政治學、國際關系、語言學等學科力量,為應對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挑戰提供決策咨詢。
四、土地法制研究院

研究院以土地制度改革為核心,持續開展土地法制及其實證研究,以城鄉融合發展制度建構中與土地制度、城市更新、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相關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為立法參考、司法指導及政府決策提供支撐。
又訊:近期,我校申報的“廣州對外開放研究基地”“國際治理創新研究基地”入選中共廣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決策咨詢研究基地。



相關基地將圍繞履行好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的使命任務,聚焦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扎實開展政策與對策研究,產出高質量、可轉化、能落地的研究成果,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智力支持。
“十四五”以來,學校以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發展戰略為牽引,大力推進有組織科研,深入推進科研平臺優化工程,建立協同攻關機制,打破學科資源壁壘,推進科研機構內涵式發展,打造了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對外開放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法治中國與涉外法治建設、國際傳播建設等四大科研平臺體系,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在學術研究、理論闡釋和建言獻策等方面產出了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