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日,我校聯合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舉辦第四屆全球經濟治理論壇,論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這一主題進行研討。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和我校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燕在致辭中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問題的重要性,將其視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路徑與方向。因此,探究中國式現代化,特別是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關系尤為重要。并呼吁各位專家學者能夠針對這些問題發表真知灼見。

張宇燕致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黨委書記、原校長、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院院長隋廣軍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已明確了全球經濟治理的方向和路徑,包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更高水平開放以及推進制度性開放等。盡管如此,國際社會仍面臨著重大抉擇。希望通過各位學者的共同努力,為全球經濟治理研究工作貢獻思想與智慧。

隋廣軍致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申明浩教授代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向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達了誠摯的謝意和熱烈的歡迎。在致辭中回顧了論壇的發展歷程,并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化的緊密聯系。他提到,全球經濟治理在多個領域,包括貿易投資規則、金融治理、產業鏈供應鏈治理、氣候變化、經濟不平等方面,將面臨日益增多的挑戰。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在論壇上能為全球經濟治理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申明浩致辭
論壇開幕式由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青教授主持。

李青主持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燕教授關注到“人工智能(AI)治理及其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影響”,并提供了關于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經濟治理關系的深刻洞見。他強調現代化發展的核心是生產力,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其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是關鍵。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除了勞動、資本和技術進步,國際貿易、國際分工、資本流動、人工智能、制度因素等也應成為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宇燕作主題發言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廷惠教授深入分析了改革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她指出,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質量發展,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還特別強調新質生產力在動力、科技和創新三個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體制機制改革在促進技術革命性突破、加速要素創新組合與優化配置以及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方面的作用,以及做好大灣區建設大文章、抓住大灣區建設大機遇,必須緊密圍繞“第一動力、第一資源、第一生產力”。

王廷惠作主題發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宋新寧教授發表了題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政治經濟學視角”的精彩演講。他強調了政治經濟學方法是分析全球經濟治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指出全球經濟治理不僅涉及國際貿易、貨幣金融、對外投資和援助等經濟問題,還涵蓋了國際制度、國際組織和國際規范等制度層面。并進一步探討了國家政策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國家間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和互動。

宋新寧作主題發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云山領軍學者李形教授深入闡述了全球政治經濟學概念及其理論,為全球經濟治理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與思考,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首先探討了新興大國崛起對傳統國際關系的影響,以及全球化對傳統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挑戰。進一步分析了全球化過程中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演變,特別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角色。

李形作主題發言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學術副院長王勇教授深入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的宏觀經濟和全球市場的潛在影響。他強調經濟乘數效應的重要作用,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提升基礎設施投資的效益,增強外部市場的經濟乘數效應,以發揮“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影響。

王勇作主題發言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復旦國際關系評論》主編鄭宇教授聚焦“全球化轉型的四種形態”,分享了對全球化轉型的深刻見解。他指出,全球化經歷了脫嵌型、分割型、競爭型和融合型四種形態,并強調分配矛盾是決定全球化合作屬性或沖突屬性的關鍵因素。

鄭宇作主題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外比較研究部主任徐秀軍教授從國際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要以發展為導向,還應涉及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需要平衡政府與市場、共同發展與共同安全以及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等多維度問題。

徐秀軍作主題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李巍教授關注國際制度競爭及其悲劇性后果。強調國際制度是支撐全球治理研究的重要抓手,全球治理與國際制度研究有著緊密聯系。并探討了國際制度競爭的原因,包括國家間競爭形勢的變化、相互依賴的增加等,以及國際制度作為公共物品和國家戰略工具的雙重屬性。

李巍作主題發言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院長韓劍教授長期專注于國際經貿規則領域的研究,就全球經貿規則重構下的產業鏈治理問題提供了深刻見解。他指出,第四次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主要受制度、技術以及不確定因素影響,并強調產業標準、發展平臺、人才、治理權、技術創新機制競爭,以及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公共產品屬性的重要性。

韓劍作主題發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國際經貿探索》主編陳偉光教授基于治理視角,分析了新質生產力、新型產業政策等問題。他指出新質生產力治理涉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適應的問題,治理視角下的新型產業政策實質上屬于全球產業治理議題的研究范疇,并呼吁學者們要從更寬廣的視角研究新質生產力及其全球影響。

陳偉光作主題發言
主旨報告環節由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鐘祖昌教授和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韓永輝教授主持。

鐘祖昌主持

韓永輝主持
本次論壇共收到來自全國近70篇論文投稿,最終入選36篇論文,來自國內20多所高校40多名師生在“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國參與”“區域經濟與企業治理”“經濟制裁、產業競爭與發展”和“全球治理新領域:人工智能與極地治理”等4個平行分論壇上進行論文研討。本次全球經濟治理學術論壇的成功舉辦,通過高質量的研討深化研究,為海內外相關專業學者提供全球經濟治理研究領域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學者間交流與合作,推進我國全球經濟治理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