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提著燈籠,把著團扇,畫著糖畫,戴著臉譜,持著毛筆,猜著燈謎,剪著紙花,點茶打膏,對弈作詩.....一位位穿著漢服唐裝宋袍的學生仿佛漫步在古代的街市上,一側的角落穿著維吾爾族衣服的女生正在與穿著漢服的留學生共舞,一幅“美美與共”的畫卷正在廣外學生社區鋪開。
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我校于9月26日至27日舉辦2024年社區文化節—“文化筑夢,強國有我”學生社區游園活動,活動以中華上下五千年為主線,設置不同歷史時期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并融入少數民族文化、嶺南非遺文化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帶領師生穿越千年文明繁華,打造“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近萬名師生參加活動,上百名外籍師生參與其中,以青春之姿,赴文化饕餮盛宴。


五千載韶華今穿“粵” 傳統文化煥新光
一脈承傳,千秋共耀。為更好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外在學生社區明德書院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學校黨委副書記唐銳,相關部門、學院教師代表出席見證這一重要時刻。嶺南非遺文化傳承人劉鐘萍、傅慶軍、盧子壕被聘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導師,4個校內學生團體被聘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實踐團隊”,這一舉措標志著廣外在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增強青年學生文化自信方面邁出了更堅實步伐。

追古溯今,千載一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攤位,讓廣外師生穿越文明繁華。秦朝投壺、漢朝剪紙、唐朝詩歌酒令、宋朝點茶作畫、清朝中國結等讓師生徜徉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之旅中。身著漢服唐裝猜emoji里的歷史,現場制作《紅樓夢》中的玫瑰鹵子氣泡水與點心月光糕、晶瑩剔透的糖畫和冰糖葫蘆,讓師生紛紛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雕刻細膩的佛山木版年畫、精美絕倫的嶺南押花藝術、奶香四溢的沙灣姜埋奶、活靈活現的大吳泥塑、妙趣橫生的木偶戲體驗精彩亮相,吸粉無數!









文化譜“絲”新樂章 四海同心天下安
在疆粵文化風情園,師生不僅可以通過少數民族特有服飾、傳統音樂和舞蹈表演,感受少數民族獨特文化魅力,還可以通過完成民族特色游戲,獲得民族特色小吃和紀念品,兼具內涵與趣味。


大國情懷,四海同心。“賡續絲路精神?中朝七十五載”“中馬五十載?攜手并進”等攤位,展現海陸絲綢之路的盛景與中國開放、包容、有擔當的大國姿態。“中法建交六十載”等特色攤位,通過美食、游戲展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歷程,傳遞團結奮進、開放包容的正能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傳遞廣外聲音。



青春歌舞“頌”強國 學貫中西再奮進
系列主題展覽振奮人心,激蕩愛國主旋律。“粵來粵強·時代新篇”主題展覽回顧廣東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發展中的顯著成就,展現廣東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旗幟下蓬勃發展的圖景。“多彩非遺·魅力嶺南”主題展覽展現了嶺南非遺文化的“百花齊放”。
以歌為媒,以舞會友。“青春獻禮強國”學生節目表演精彩紛呈,展現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交融,傳達了廣外“學貫中西”的校訓精神和“包容、自信”的價值觀。一箏一笛,一舞一袖,民族器樂表演《浮光》、漢服走秀《綺夢年華》、民舞《舞山河》等傳統文化表演,呈現古色古韻;一拳一劍,一唱一喝,武術《廣袤英豪立武魂》、合唱《我愛你中國》等愛國節目展演,頌揚國家昌盛;拉丁舞《Dance with us》、英文歌曲串燒《Best of 2012》等特色節目彰顯國際情懷。現場氛圍熱烈莊重,不僅豐富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也進一步激發了學子的愛國熱情與文化自信。








“文化筑夢,強國有我”游園活動既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又是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璀璨篇章。未來,學校將持續秉持“文化育人”的理念,在學生社區開展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活動,打造學生社區浸潤式文化氛圍,以文化為媒,鑄魂筑夢,為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心的國際人才貢獻力量,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