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近日,我校黨委書記石佑啟接受了光明日報記者專訪,暢談廣外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鍛造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的探索實踐和工作思路。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光明網截圖

石佑啟
強國必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9日至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近年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以下簡稱“廣外”)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鍛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在慶祝全國第40個教師節之際,廣外黨委書記石佑啟接受了記者采訪,暢談廣外弘揚教育家精神、鍛造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的積極探索和發展思路。
記者: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家精神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和指引,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精神動力。廣外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
石佑啟:近年來,廣外堅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鑄魂強師,致力打造政治堅定、師德高尚、教學優秀、學術卓越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主要從四方面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胸懷“國之大者”,從戰略高度牢牢把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及方向;二是厚植家國情懷,堅定不移把教師政治素質與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三是強化改革創新,持續激發深化人才體制機制建設動能;四是注重精培細養,塑造“大先生”互學互鑒的文化氛圍。
記者:師之道,德為先。學為師之骨,德為師之魂。廣外在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方面有何舉措和成效?
石佑啟:廣外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鑄魂強師,常態化抓牢、抓實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涵養高尚師德師風,筑牢思想根基,引導教師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在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方面主要有以下舉措:一是加強黨委對教師工作的全面領導,將教師思想工作融入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各環節,通過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和教師黨支部專題學習,實現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全覆蓋。二是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雙帶頭人”示范帶動作用,通過舉辦骨干教師思政專題培訓、云山教師思政工作坊等,引導教師厚植家國情懷,筑牢信仰之基。三是提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效應,強化頂層設計和層級聯動的育人體系建設,構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廣外始終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將政治標準和師德師風作為教師引、育、留、用、評的首要條件。定期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和常態化學習,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各類培訓,加強師德失范行為警示教育與監督。評選師德標兵,引導教師爭做具有大學問、大情懷、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營造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梁宗岱、桂詩春、李筱菊等學術大家在廣外執教治學,樹立起潛心育人、嚴謹治學、以身示范的良好教風。廣外名師輩出,先后有8名教師入選全國優秀教師。原校長黃建華教授從教55載,矢志不渝,執著奉獻,與病魔抗爭,與時間賽跑,帶病堅持16年編纂完成了700多萬字的《漢法大詞典》,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贏得了廣泛贊譽,獲評“南粵楷模”。
記者: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廣外在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以及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方面進行了哪些積極探索?
石佑啟:廣外在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方面作了積極探索,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著力:一是健全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在省內率先設立教師發展中心,定期開展教學工作坊、教學技能培訓和教學工作沙龍。實施教師培訓“雙百”計劃,打造廣外特色的高質量教師培訓課程庫和培訓專家庫,助力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二是優化教師管理和資源配置。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創新施行從教學科研崗位中選聘青年教師擔任研究生輔導員制度,創新博士后人才培養機制,實行師資博士后制度,將博士后作為選聘優秀青年教師重要來源。三是營造“大先生”培育的良好環境。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建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以師德師風、教育教學、學術水平、公共服務和崗位需要等為依據的多維評價體系,搭建發展平臺,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此外,廣外通過聚焦重點學科,建設“云山學者”特聘崗位,打造高層次教師隊伍;建設高水平智庫平臺,引導教師開展重大課題研究、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舉措,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
記者:未來,廣外將如何進一步深化教師隊伍改革,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模式,大力推進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
石佑啟:全面深化人事體制機制改革是推動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一環。未來,廣外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模式,著力打造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第一,健全創新教師隊伍建設“4機制”。一是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構建“關鍵在嚴,核心在實,嚴有規章,實有機制”的師德師風制度體系,持續鞏固和弘揚優良的師德師風。二是健全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重點培育業績突出且具有較強勁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青年人才。三是強化高水平教師吸引集聚機制。以“云山特聘崗位”為依托,靶向引進高端人才,實施學術院長制度、科研博士后與師資博士后“雙軌”培養機制,瞄準學校高水平學科、重點學科、優勢學科、急需學科引才納才。四是強化激勵機制。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教師評價體系,完善突出創新優先與體現知識價值的、做好統籌平衡與強化保障激勵的薪酬分配制度。
第二,打造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12346”模式。未來,廣外將圍繞國家和廣東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和戰略布局,主動對接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構建廣外特色的“12346”教師隊伍建設模式和全方位引進、培養、使用人才的發展路徑:緊緊圍繞“人才強校”戰略這1個理念,以錨定“高水平”、聚焦“國際化”為2個抓手,以推進“新文科建設”“服務五外聯動”“卓越師資引育”為3個著力點,實施“杰出人才特區”“青年英才蓄水池”“教師發展雙百行動”“小語種師資提升”4大創新計劃,構建黨管人才、師德師風建設、人才引進匯聚、人才培育發展、人才評價激勵、人力資源配置6大舉措體系,在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方面持續發力,務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