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7月2日至6日,我校中層副職“聚焦新質生產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廈門大學舉辦。學校管理機構、教學、科研、教輔單位等副職代表共53人參加培訓。

唐銳在結業儀式上講話
舉辦中層副職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新部署新要求,推動學校改革創新舉措落地見效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開班儀式上,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辦公室主任黃秀娟勉勵學員要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強化理想信念、在“沖一流”建設中強化擔當作為、在黨紀學習教育中強化作風建設。在結業儀式上,校黨委副書記唐銳從教學組織、課程體系以及學員的表現等三個方面對本期培訓班進行了肯定,并希望學員能夠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引領教育航向;進一步勇于擔當作為,激發學科活力;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保障高質量發展。
本次培訓班聚焦新質生產力主題,從提升中層干部履職能力需求出發,結合高校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工作實踐,針對當前工作開展的“焦點”“痛點”“堵點”,從政治能力、專業能力、綜合素養三個維度設置了5場專題講座、3次現場教學,師資優良、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形式多樣。
專題講座中,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覃紅霞教授以“學校發展的新型競爭力”為題,圍繞新形勢下復雜變局對中國大學帶來的沖擊與挑戰,以“未來已來,大學何為”為主線為學員展望未來高等教育教學形態。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室主任、正高級講師陳振源以“人工智能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與專業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應用”為題,重點講解教師如何提升數字素養和利用人工智能為課堂教學賦能。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原院長莊國土教授聚焦“一帶一路”建設前景評估,深刻闡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淵源、發展過程,以及成就與挑戰,分析了沿線國家教育合作前景。廈門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帶頭人洪認清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為題,圍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學員全面系統分析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徑方法。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悅教授講授了“以高質量學科建設助力高校內涵發展”專題,以廈門大學外語學科建設的豐富實踐,為學員介紹了新時代外語學科的使命和貢獻,探析了高校要培養什么樣的外語人才來適應“講好中國故事”等國家需求。

專題講座
在現場教學中,先后安排了廈門大學歷史文化場館、愛國僑領陳嘉庚紀念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孕育地——廈門城市亮點等參訪。

現場教學
結業式上,學員代表林宏偉、陳星分享了學習體會。林宏偉表示,通過系列的專題學習,他深刻認識到,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一核心任務。陳星認為,本次培訓班的課程安排讓學員獲得了寶貴的知識財富和思想啟迪,近些年來,人工智能再加上疫情給外語專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們做好了不斷優化和改善過程培養的準備。
學員們紛紛表示,通過5天高強度、高質量的培訓,在高等教育教學、人工智能發展與信息化教學前景、創新思維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收獲滿滿、深受啟發。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用實際行動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