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25日,“創意寫作與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研討會暨廣東省寫作學會2024年年會在我校白云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召開。本次會議由廣東省寫作學會主辦,我校中文學院承辦。大會旨在為廣東省寫作理論研究者、實踐者搭建起對話平臺,提供深入文創領域的機遇,激發創意寫作與文化產業在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升級、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活力。

與會者合影
中文學院黨委書記謝秀蘭主持會議開幕式。廣外是我國最早設立漢語言文學創意寫作本科專業的高校,同時也是最早以本科畢業創作代替本科畢業論文的高校。2019年中文文學創意寫作獲批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增列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學科的背景下,創意寫作還將有更大的作為。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暨南大學蔣述卓教授表示,北大、復旦、清華等大學已開始創意寫作專業建設,很多大學辦起了作家班,上海大學有全國創意寫作聯盟——創意寫作已成為高校的新興學科生長點,也和文化產業越來越密不可分。他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發展,AI給我們造成很大的挑戰,公文寫作慢慢衰落,如果還死守著原來“小寫作”的概念,不轉向、不適應社會發展,將來教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很難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要把創意寫作繼續拓展下去,也就是回到“大寫作”的概念,號召師生和文學青年在創意寫作上發揮更好作用,像歐陽修等名家一樣既會寫公文又善寫詩詞歌賦等。
“寫作是人類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傳承……本次大會是充滿智慧和創意的聚會,是展現寫作力量和文化魅力的舞臺,將推動寫作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寫作學會會長、武漢大學方長安教授表示,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廣東省在創意寫作、影視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廣東省寫作學會自換屆以來,在推動文學創作、加強人才培養、弘揚文化精神等方面均獲豐碩成果,為寫作者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讓許多年輕作家成為廣東寫作界的新生力量,為促進廣東的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詩人蔣育燕教授表示,華農校園闊大優美、繁花似錦、百鳥爭鳴,是非常適合創意寫作的寶地。該校建校115周年來,培養了不少文學精英和作家,2023年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就有3位華農人獲獎。“華農孕育了文學,文學也豐富了華農的校園文化。”
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詩人楊克比喻說,創意寫作的學生如同萬類競相生長、百鳥爭鳴,我們需要形成一個文學氛圍濃郁的群落和互相激勵的環境。他指出,創意寫作首先是個體發自內心的渴望,是無法抑制的追求。“只有愛上寫作,才會有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作家涌現,創意寫作教育才能成功。寫作本質上是個人摸索的結果,因此,傳播技巧不如培養興趣。寫作沒有捷徑可言,從學生時代起就必須用大量的時間創作,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唯有付出無數個小時,專注持續,終其一生。”
“人人都是寫作者,人人需要寫作,寫作就要創意創新。”廣東省寫作學會會長、暨南大學胡偉教授介紹,今年3月,學會啟動“偉江充電池杯”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吸引了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全省62所高校參賽、2.3萬份作品參評,活動有助于提升各高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培養寫作學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主題論壇中共有11名與會代表做主題發言,我校中文學院教師盧文婷以“跨界與融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教學實踐與探索經驗”為題進行分享。分論壇聚焦具體議題,包括四個圓桌論壇:“‘創意寫作與文化產業’刊物編輯與寫作者的對話”“大學創意寫作的未來發展暨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學寫作系列教材編寫研討”“中小學創意寫作的未來發展暨中小學跨界創意作文系列叢書編寫研討”“面向未來的‘創意寫作與文化產業’教育教學成果研討”。
會上,公布了廣東省寫作學會增補副會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和理事名單,2024年“偉江充電池杯”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獲獎名單,以及首屆教育教學成果獎名單。其中,我校中文學院本科生伍華星榮獲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特等獎,邱可卿、廖楚儀、黃佳純、梁嘉茹等28名本科生分別獲一、二、三等獎,我校榮獲大賽優秀組織獎,8名教師獲評優秀指導教師;我校中文學院教師朱志剛、盧文婷、湯達、林煒娜、林培源分別獲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
廣東省寫作學會會員及省內60多所高校、中小學、社會團體的專家學者、教師、行業精英、新聞媒體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