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月10日下午,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魯大錚、梅衛爭校友伉儷來訪母校,向母校圖書館捐贈一批圖書,并為中文學院師生作“《記者生涯——魯大錚文集》書里的故事”主題講座。我校原黨委副書記許國彬出席活動,5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聆聽講座,現場氣氛熱烈。

魯大錚、梅衛爭校友伉儷來訪校友之家

魯大錚精彩開講
1965級法語校友魯大錚,筆名孫君,網名魯公,系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今年新出版的《記者生涯——魯大錚文集》是作者魯大錚歷時三年的又一力作。魯大錚在講座中介紹了三個書中的故事:陳香梅為我新作題字作《跋》、霍英東喜歡“大海之子”的稱謂、馬思聰和他的《思鄉曲》。校友魯大錚強調一個人不管名氣有多大,都有苦衷,要傾訴,跟我們普通人沒什么兩樣。魯大錚是個好的傾聽者,更是個好的講述者,他采訪過很多知名人士,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再把這些名人的心聲用文字講述給他的讀者,用語言傳遞給他的聽眾。
在第四個故事“老‘廣外’的回憶”中,魯大錚以一張張老相片回顧了廣外發展歷史故事,和他與廣外的深厚情緣。魯大錚談到,他入過伍,做過工人,也有許多的坎坷和磨難,是憑著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毅力,才走到了今天。對于寫作他針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要熱愛祖國,忠誠人民。第二要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第三要做有一個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才能把別人認為不能寫的東西寫成文章,寫成出彩的文章。
講座中,同學們紛紛被精彩內容和主講人校友魯大錚的故事所感染,現場掌聲不斷。

講座現場

校友魯大錚圖書捐贈儀式
魯大錚校友伉儷向我校圖書館捐贈《記者生涯——魯大錚文集》及李凌先生著作《音樂流花》等一批圖書。孟小玲老師代表我校圖書館接受捐贈并向魯大錚頒授捐贈證書。校友發展處處長肖鋒出席活動。本次講座由中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吳俊峰主持。
附:魯大錚簡介
魯大錚,筆名孫君,網名魯公,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1965年入讀原廣州外國語學院,當過軍人、工人、記者、經理、公務員,長時間從事新聞、國際經濟合作和外事僑務工作。曾出版《老紅軍梅少卿》《記者的人生 別人的故事》《馬思聰》《馬思聰回響曲》《黃君璧》《獨向白云歸——黃君璧傳》等著作,《記者生涯——魯大錚文集》是他近年來的又一力作。

魯大錚(右二)在美國華盛頓水門公寓采訪陳香梅女士

魯大錚(左二)在番禺南沙采訪霍英東先生

魯大錚(左二)在馬思聰音樂藝術館與馬思聰兒子馬如龍(右二)、
馬思聰侄子王光亮(左一)王光輝(右一)、藝博院書記陳夏(中)合影

1965級新生軍訓

廣外的學生在做課間操

魯大錚老校友所在的法語三班集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