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8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全球市長論壇于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開幕。12月9日上午,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治理創新學院承辦、廣州市民政局支持的“城市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分論壇順利舉辦。
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世界城地組織亞太區聯合主席兼婦女常委會主席張雅潔出席并致辭,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市市長克勞迪婭·洛佩茲·埃爾南德斯(Claudia López Hernández),韓國光州市市長姜琪正(Kang Gi Jung),肯尼亞塔拉卡尼西郡郡長奧尼姆斯·穆托米·努吉其(Onesmus Muthomi Njuki),巴勒斯坦拉姆安拉市政府秘書長阿麥德·阿布拉班(Ahmed Abulaban),塞舌爾維多利亞原市長、廣州獎評審委員會專家雅克利娜·穆斯塔什·貝勒(Jacqueline Moustache-Belle),廣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市社會組織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志斌出席并發言,市政府外辦副主任鄧昌雄出席。

參會嘉賓合影
本分論壇聚焦城市公共服務、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旨在推動實現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城市治理創新實踐經驗分享,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社會治理成果,激發全球城市和社區善治新靈感,推動探索城市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創新道路。
論壇分為主旨發言和圓桌討論兩部分。主旨發言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山領軍學者、國際治理創新學院院長趙龍躍教授主持,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世界城地組織亞太區聯合主席兼婦女常委會主席張雅潔作開場致辭。

趙龍躍主持
趙龍躍首先對所有城市代表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要實現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治理的創新,離不開城市之間交流互鑒,本屆論壇則以“高質量發展:城市創新與合作”為主題,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城市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及嘉賓匯聚廣州,共話城市治理,共謀全球發展,與會嘉賓的精彩演講和思維碰撞將為城市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智慧力量。

張雅潔作開場致辭
張雅潔表示,長期以來,廣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統籌推進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度獲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廣州市與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聯合創設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11年來,廣州獎始終堅持接地氣、惠民生,把關注點放在鼓勵引導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改善提升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

克勞迪婭·洛佩茲·埃爾南德斯發言
主旨發言環節,克勞迪婭·洛佩茲·埃爾南德斯的發言圍繞“關愛系統”展開。她介紹,波哥大結合城市服務經驗,創新性建設以街區為基礎的家庭關愛系統,向以女性為主的家庭照護者提供教育及創收服務,有力促進了性別平等及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公平。作為該市首位女性市長,她提倡,通過改革城市服務提升關愛女性能力和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姜琪正發言
姜琪正就對特殊群體的人文關懷展開論述,光州市創新城市民生保障機制,針對所有需要關懷的民眾打造了社區民生關懷項目——“社區人文關懷”。他介紹,該項目在基層行政(洞區)工作人員居家走訪基礎上,推出面向老、幼、婦、病、殘等群體的關懷,投入公共資金,并重構政府內部以及政府與企業間治理關系,使得所有相關群體都可以有尊嚴地享受此項公共服務。

奧尼姆斯·穆托米·努吉其發言
奧尼姆斯·穆托米·努吉其關注女性育兒和就業話題,提出解決嬰兒護理問題、改善女性生活和就業的托兒所計劃。他表示,通過在市場中設立日托中心的方式,把女性從照顧兒童中解放出來,從而讓婦女專心工作。

阿麥德·阿布拉班發言
阿麥德·阿布拉班聚焦老年人的社會生活問題,介紹了“知識論壇”創新型社區中心概念。該論壇創造了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實體空間,吸引老年人參加聚會,從而促進社區發展,并最終解決老年人面臨的社會孤立問題。

謝卡爾·辛格發言
印度賓布里金杰沃德市政專員謝卡爾·辛格講述創新社區衛生間模式的故事。印度賓布里金杰沃德市擁有大量在低收入地區定居的工業移民。為了給這些地區提供干凈的衛生設施,市內修建了160個社區衛生間。在此項目框架下,來自目標社區的婦女組成工作小組,負責運營和維護社區衛生間,確保其良好的衛生標準。

塔姆辛·菲利達·托科齊萊·法拉格爾發言
為解決糧食不安全造成的疾病隱患,南非開普敦韌性建設首席官員塔姆辛·菲利達·托科齊萊·法拉格爾提出建設韌性糧食系統,通過宣傳糧食安全知識,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對抗城市社區糧食獲取的風險。民生保障體系和網絡是加強城市韌性的重要工具。它不僅能夠提供糧食,還可以增強社會凝聚力,讓公眾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從而加強城市的韌性。

謝志斌發言
謝志斌介紹廣州在城市社會保障網、社區治理方面的實踐情況和案例。他介紹,廣州民政部門把握城鄉基層這個重點,探索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實踐路徑,形成了城鄉社區議事協商“116”工作法、“五社聯動”、長者飯堂、穗救易等一批深受市民群眾歡迎、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經驗。

圓桌討論
圓桌討論環節由今日廣東國際傳播中心(GDToday)要聞與國際新聞部副總監尹玨文主持,與會中外嘉賓聚焦社區民生關懷、可持續發展、數字化治理和中國社區治理創新成果等多個城市治理的關鍵議題,分享真知灼見,為城市創新治理出謀劃策。
杰奎琳·穆斯塔什·貝勒介紹了塞舌爾實行的民生關懷項目創新機制,分享了提高城市整體包容性、促進城市社區和諧共榮的經驗。她表示,塞舌爾已經把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納入國家治理的理念中,打造了民生保障網絡,為居民提供社會福利保障。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代表東雅加達交通管理局道路公共交通處處長法賈爾·努格拉哈尼(Fajar Nugrahaini)和萬隆理工學院助理教授維達里尼·威寧塔斯(Widyarini Weningtyas)表示,雅加達關注下一代安全教育,強調要促進公共設施知識普及,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兒童開辟空間。該項目為5至7歲的兒童制作了一個關于鐵路站點識字教育的工具包,旨在教育下一代人安全使用鐵路公共交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山領軍學者、國際治理創新學院院長趙龍躍教授為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實踐的最新成果,即推進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廣東省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吳月教授分享中國社區治理領域創新舉措,表示國家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和政府高度的資源聚集性構成中國治理創新推動力,助力公共服務協同供給。
本次論壇聚焦城市民生,探討城市社區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議題,與會嘉賓精彩的案例分享為未來城市治理提供了創新指引。時代大潮下,讓我們共同汲取全球城市善治的智慧理念,共創城市民生保障和社區治理的創新之路,共筑全球宜居城市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