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6月10日下午,我校“涉外法治大講堂”揭牌儀式舉行,“涉外法治大講堂”第一講開講。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鳴起出席揭牌儀式并作為主講嘉賓作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涉外法治重要論述,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專題講座。
本次“涉外法治大講堂”由廣外廣東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主辦,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廣東盈隆律師事務所、廣東國匠律師事務所協辦。廣東省法學會副會長于敏,廣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廣州市法學會會長孫太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何傳添,法學院(廣東涉外律師學院)院長陳云良等出席揭牌儀式并致辭。

張鳴起講話
何傳添代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對張鳴起同志、于敏同志、孫太平同志及其他到場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介紹了廣外在涉外法治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情況,提出廣外設立“涉外法治大講堂”,有助于進一步密切政府、高校、實務部門間的聯系,共同推動國家涉外法治建設走深走實,加強推進涉外法治教育變革,構建中國特色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體系。

何傳添致辭
孫太平總結了近年來廣州涉外法治工作的特點與成就,提出市法學會將持續推動涉外法治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服務好涉外法治實踐。他認為廣外“涉外法治大講堂”必將成為廣東乃至全國涉外法治學術交流的重要陣地。

孫太平致辭
于敏強調,省法學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打造涉外學術平臺,打造涉外法治研究和交流高地,服務我國對外交往實踐和涉外法治建設。他對廣外“涉外法治大講堂”提出要求,希望這一平臺能不斷探索更高質量的涉外法治合作與交流平臺建設,持續推動涉外法治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再上新臺階。

于敏致辭
在專題講座中,張鳴起從四個方面論述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的重要論述,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這一重大課題,明確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新發展新飛躍,是對黨領導法治建設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循環往復形成的,而且還在發展中”。張鳴起指出,涉外法治理論體系就是以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為主線,以涉外立法、司法、執法和全球治理為主要內容,以處理國際關系三大原則為基礎,從戰略布局著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系列構想組成的系統框架,充分體現了理論體系科學性和時代性的高度統一。
張鳴起重點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重要論述的原創性內容及其貫徹落實成效。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重要論述,深刻回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需求,深刻回應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的時代需求,深刻回應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時代需求,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法治解決之道。張鳴起要求,全國各級法學會和高校都要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重要論述精神,其中最關鍵的舉措就是培養和造就一批涉外法治人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具有外語和法學的雙重優勢,在培養涉外法治人才、加強人才儲備上肩負著重要職責使命,定期舉辦“涉外法治大講堂”,就是培養卓越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徑。
專題講座結束后,張鳴起與現場教師、律師代表就涉外法治工作問題展開了與談交流。與談代表們圍繞涉外法治體系構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涉外法律服務等角度,進行了思考與分享。
廣州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秋華,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廣東盈隆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管委會主任毛德龍,廣東國匠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德虎,及省法學會代表、市法學會代表、廣外師生代表、廣東省優秀涉外律師代表等五十余人參加了此次學術活動。
“涉外法治大講堂”是我校廣東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創立的高端學術平臺。此次“涉外法治大講堂”的舉辦,使參會人員進一步加深了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重要論述的學習領悟,對我國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和涉外法治工作的戰略布局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