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8月24日至9月3日,新聞學院副院長朱穎、黨委副書記涂穎帶領學院師生赴泰國、新加坡,副院長羅坤瑾、副院長李峻嶺帶領師生赴馬來西亞,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交流團走訪當地高校、主流媒體機構、文化傳播企業及頭部企業,圍繞智能媒體改革、國際傳播實踐、跨文化傳播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新聞學院創新傳媒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提升學科實踐能力探索新路徑。
新聞學院師生交流團在泰國曼谷大學,雙方圍繞教學實踐模式展開交流。曼谷大學“項目導向型教學實踐”與廣外“虛擬與實景融合演播廳”“跨文化傳播工作坊”形成呼應,雙方就師生互訪、教學案例共享及國際傳播課題聯合開發達成初步共識。與世界百強名校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在學術領域深入研討,聚焦共建科研項目、聯合開展區域研究等議題。雙方計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合作機制化、常態化。

新聞學院師生交流團與曼谷大學教師代表合影

新聞學院師生交流團在馬來亞大學合影留念
新聞學院師生交流團與東南亞多家主流媒體及華文媒體深入對話,探索國際傳播新路徑。泰國大眾傳播機構(MCOT)分享了從傳統廣播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傳播實體的歷程,雙方在國際傳播案例共享、學生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達成共識。泰國公共電視臺(ThaiPBS)介紹了傳媒實踐中的核心舉措,雙方就英語新聞服務、播客創新等議題明確合作方向。新加坡彭博新聞社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資訊機構,其亞太區總監倪承言介紹了AI在媒體內容翻譯、算法訓練等方面的應用,為廣外“技術+傳媒”跨學科培養提供了國際實踐參考。

交流團與Thai PBS相關負責人合影
作為東南亞華文媒體的重要代表,泰國《星暹日報》與新加坡“新加坡眼”的本土化運營實踐頗具啟發意義,其經驗為廣外課程設計注入鮮活案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在數字化轉型中探索的年輕群體吸引策略及線上“求真”欄目治理虛假信息等實踐引發共鳴,雙方擬建立學生海外實習、教師互訪等常態化合作機制,助力校媒協同發展。

星暹日報總編輯郭森豪向交流團介紹報社發展歷程
新聞學院師生交流團走進東南亞多家企業,為產學研融合尋找新契機。珠江永康物流(泰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外校友曾劍強結合跨境電商物流實踐,強調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寶貴指引。藝鼎傳媒(泰國)有限公司與交流團圍繞中外文化內容雙向傳播、IP跨媒介開發等議題深入研討,為中國文化“出?!奔爱a學研合作拓展了網絡。

交流團與校友曾劍強座談

交流團與藝鼎傳媒相關負責人合影
Syrius炬星科技新加坡董事總經理張鵬提出國際傳播需“需求適配”,建議高校強化“學科交叉思維”與“產學研一體化”,為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供了重要啟發。交流團與新加坡Premier Fiduciary圍繞國際傳播人才素養展開深入交流,提出優秀國際傳播人才需具備跨域整合與跨境實踐的“雙跨能力”,從人才核心能力維度進一步豐富了學院模式創新的思路。中國交建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作為中馬“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其建設歷程與成果不僅成為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案例,也為校企合作開辟了新空間。

交流團到馬東鐵項目工地考察學習
此次赴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學術交流,是新聞與傳播學院響應國家國際傳播戰略、推進部校共建的重要實踐,進一步鞏固了學院在東南亞傳媒領域的合作網絡,為培養復合型傳媒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