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7日,高校易班技術研討和調研會在我校舉行,教育部易班發展中心主任、易班總裁朱明倫,易班應用研發部總監凌大偉,易班全國共建辦公室副主任馮斌,廣東省網絡思政中心、易班發展中心楊展怡、蘇少丹出席會議。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廣州航海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九所高校學工部負責人參會。會議由馮斌主持。

會議現場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申明浩與朱明倫一行、九所高校學工部負責人在行政樓迎賓廳會面,他表示易班已經成為我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發揮了凝聚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的重要作用。學校設立易班發展中心,成立易班學生工作站,依托易班平臺,技術賦能精準思政,構建以培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核心,思政教育、文化浸潤、網絡服務為三環,以思想引領核心工程、朋輩明星領航工程、網絡文化工程、傳統文化浸潤工程為五工程的“一心三環五工程”網絡育人體系。

申明浩與朱明倫一行會面
朱明倫對廣東高校易班建設工作實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網絡思政工作發展快、要求高、意義重大。按教育部統一部署,下一階段全國易班將調整工作布局,聯動多方力量,實現思政教育數字化轉型,讓優質資源和內容傳播更快更廣泛。
國佳在致辭中表示,易班作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在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和網絡輿論生態改善,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她希望本次會議能夠架起友誼的橋梁,為易班建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葉開從我校易班歷程、平臺、場地、品牌、保障等方面介紹我校易班建設情況、特色做法、主要成效和下一步建設方向。
凌大偉圍繞人工智能算法的發展與應用進行交流,提出網絡思政工作開展離不開技術賦能,數字化在助推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具有鮮明作用,強調在思政工作中運用數字化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必要性與需要注意的問題。
各高校也圍繞本校易班建設情況與特色做法進行交流匯報,提出在具體工作中的痛點和難點,探討下一步如何更好地開展易班建設工作,共謀易班高質量發展。會后,與會人員一同參觀我校易班工作展和云山小站勤工實體。

參觀我校云山小站勤工實體
據悉,我校自2018年建設易班以來,高度重視易班工作,致力于打造建立全過程、全方位、動態化、發展性網絡育人領航平臺。建設期間,我校榮獲全國優秀易班共建高校、全國易班優秀工作案例、全國新生入學教育優秀組織獎等國家級獎項24項,廣東十佳易班發展中心、廣東十佳特色案例等省級獎項30余項,2021-2023連續3年獲廣東網絡文化示范工作室重點培育項目。我校易班也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被廣東電視臺、廣州日報、南方網、環球網、易班網多家校外媒體報道,收獲良好的社會影響。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