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4日至5日,我校26個二級單位的60名新入職教師作為教師發展中心“青年教師教學技能訓練項目”的第一期學員,全部順利完成ISW教學培訓并獲得相關課程結業證書。

青年新入職教師完成ISW教學培訓
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董俊武作開班動員,指出青年教師教學技能訓練項目采用“ISW工作坊+MSF下沉現場診斷”,是為了讓教學不再像藝術一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從“校門”到“教門”,教師對工作專業盡責的態度,是技能方法發揮作用的前提;希望青年教師以學促知,積極與專家同儕交流探討,早日成為廣外金師。

全體導師
有效教學技巧培訓(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ISW)源于加拿大,以“以學習為中心”“強化實效”“重反思”“小班化”為主要特色。本次工作坊分為“開班動員-破冰活動-專題課程-主題理論學習-迷你教學演練-交流反饋-總結反思”7個部分。教學團隊由商英學院石靜教授,教育學院呂琳瓊、劉建金、康葉欽、商學院曾馭然、新聞學院李峻嶺副教授以及中心鄭煜詩老師組成,由獲得ISW國際認證的4位教學專家開展破冰活動及BOPPPS有效教學結構專題課程,3位教育學專家開展建構主義、Kolb學習者風格、參與式學習等主題理論學習及示范課堂。

教學團隊導師專題授課
基于BOPPPS有效教學結構,新教師需要在專家引導下通過兩天高強度的學習、參與、演練、反思總結,不斷掌握有效教學技巧、逐步提升教學能力,進而達成增進教學效果的目的。

小組迷你教學演練及交流反饋
參訓學員們表示,本次工作坊的體驗感和收獲都超出預期,在培訓過程中感受到中心和導師團隊的誠意和用心。青年新教師們認為“學會了如何建立情景線索,把知識點連接起來。緊張備課,放松上課”“課堂舉例要多貼近生活,增強與學生的互動,盡可能用幽默化的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
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教師發展中心精心籌備,通過調研省內外高校的做法,結合我校實際與教師需求,多次商討和集體研訓,打造出“ISW技能訓練+MSF教學診斷”全新模式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訓練項目。今年6月,四名教學培訓專家在北交大教師發展中心獲得ISW國際認證證書,為項目奠定基礎。據悉,中心將于11月對我校青年新教師開展基于MSF中期學生反饋的教學診斷工作。教學專家將下沉到每一位新教師的課程教學現場,幫助青年新教師提升教學質量。